招标的原理

    招标的全称是招标投标。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大宗货物的买卖、工程建设、项目地发包与承包以及服务项目的采购与提供时所采用的一种交易方式。    
  在这种交易方式下,通常是由项目采购(包括货物的购买、工程的发包和服务的采购)的采购方作为招标人,通过发布招标公告或者向一定数量的特定供应商、承包商发出投标邀请等方式发出招标采购的信息,提出所需采购项目的性质及其数量、质量、技术要求、交货期、竣工期或提供服务的时间以及其他供应商、承包商的资格要求等。招标采购条件表明,将选择最能够满足采购要求的供应商,承包商与之签订采购合同,然后由各有一、意提供该采购所需货物、工程或服务的供应商、承包商报价及响应其他招标人要求的条件参加投标竞争。经招标人对各投标人的报价及其他条件进行审查比较后,从中择优选定中标人,并与其签订采购合同。
  这个定义里的关键词为:“市场经济”“大宗货物、工程和服务”“交易方式”“通常”。
“市场经济”,背后隐藏的是“招标的实质就是利用竞争”。招标这种方式,很巧妙地把采购人致命的两个缺陷隐藏住,然后利用卖方的弱点,顺利完成采购目标。这是它之所以可以风靡世界,在采购领域占有这么大规模的根本原因。一场招标做得好不好,要看招标人的“诱饵”抛得好不好,竞争氛围营造得好不好。也就是采购需求是否明确,标的物是否有诱惑力,评标方法是否科学合理,以及是不是打造了一个公开、公平竞争的环境。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竞争,没有竞争也就没有招标。我国是在改革开放后才恢复的招标活动,因为有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环境。
“大宗货物、工程和服务”,这里反映的是招标的特性,或者说招标本身的缺点。招标存在三大缺点:费钱、费时间、很麻烦。只有大宗货物的买卖才值得这么操作,小宗货物的买卖根本不值得,也不应该招标。工程建设项目金额一般都不会太小,而某些服务项目因为人为的不可控因素太多,需要慢慢弄清楚,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交易。
“交易方式”,是说招标与到菜市场买根黄瓜、商场买件衣服一样,都只不过是一种交易方式。只能说招标这种交易方式,程序冗长了一点。没有必要把招标看得太神秘。


    

News.

行业资讯